网站首页 | 专栏首页 | 高层言论 | 图片报道 | 最新推荐 | 丝路专访 | 经贸合作 | 文化交流 | 各方关注 | 丝路展厅 | 丝路纪行 |
  当前位置:首页>国新专题>一带一路>媒体报道
 
 
泰国筹建高铁与中国联通 路线同“泛亚铁路”吻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14-08-07   来源:环球网
  

  泰国《曼谷邮报》30日说,泰国军政府维稳会已通过两项投资总额达7414亿泰铢(1人民币约合5.1泰铢)的高铁规划,而这两条高铁线路分别经过泰国北部的清孔和廊开穿过老挝,最终与中国境内的铁路相连。而泰国前副总理、维稳会主席巴育的特使宋吉日前也到中国访问,并同中国领导人确认两国将继续致力于深化和扩大经贸合作,同时恢复“中泰联委会”机制。

  《曼谷邮报》援引泰国交通部次长索提•泰苏斯的话称,泰国计划修建两条高速铁路,一条将连接廊开和玛它普港,而另一条将连接清孔与班帕钦(距离曼谷以北约100公里左右)。索提表示,“高速铁路双线设计的标准将会保留,但列车最高时速将会从200公里下降到160公里。在未来的某个时期,一旦有了更多投入就可随时升级到更高速度。”可行性研究将会很快展开。

  据悉,从廊开通向玛它普港的高铁线路全长737公里,预计耗资约3925亿泰铢,而从清孔通向班帕钦的高铁线路全长655公里,预计耗资约3488亿泰铢。建设将从2015年开始,预计2021年竣工。

  索提表示,这两条高铁线路的规划是2015-2022泰国八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一部分,被军政府列入应当尽快推动的紧急工程中。泰国将在一个月内公布这项八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资金来源。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泰国国内目前铁路系统十分老旧,全部为窄轨铁路,时速仅50公里左右,而且脱轨事故频发。一周前,从新加坡开往泰国的一列豪华旅游客车在泰国北碧府桂河大桥附近发生脱轨事故,造成多名外籍乘客受伤。

  索提表示,泰国目前急需进行的基础设施工程,将致力于提高国内交通网络的连通性,尤其是连接贸易枢纽、关键城市、曼谷及周边府、海港、空港、铁路货运中心的交通网络。《曼谷邮报》援引消息人士称,这些线路同中国提议的泛亚铁路规划相吻合,中国此前曾提议修建连接其南部省份、穿越泰国联通东南亚的交通大动脉,而高速铁路与东南亚的联通将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让中国获得在该地区更多经济影响力。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一直希望能够建设一条经由中国西南部联通东南亚各国的大通道,这次军政府通过的两条高铁线路,其中一条与昆曼公路的走向完全吻合,清孔是昆曼公路泰国境内北部的起点;而另外一条则与中国规划中的昆明—万象中老铁路联通,这两条高铁线路一旦建成,中国大西南与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将会提升到新水平,同时将会给东盟一体化注入新动力。

  在泰国前总理英拉执政时期,中国和泰国曾达成“大米换高铁”的相关计划,当时英拉政府优先考虑的高铁计划是修通曼谷至清迈的线路,但该线路无法与中国规划的泛亚铁路联通。泰国军方在今年5月22日获得政权后,曾宣布暂停一切英拉时代的2万亿泰铢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并逐一进行审查,也曾一度传出,泰国军政府计划放弃高铁计划。

  泰国《民族报》30日说,泰国维稳会主席巴育的特使兼顾问、泰国前副总理宋吉本周在中国访问期间,中泰双方达成协议,重新启动由宋吉和中国前副总理吴仪建立的“中泰联委会”。《民族报》说,这次双边会议增强了两国关系,预计未来中国将会更多地参与泰国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包括高铁、水资源管理等。另据路透社30日报道,泰国今年稍早与中国签署一份100万吨的稻米出口协议,而泰国政府及产业人士周三表示,计划重新协商该协议,以向北京扩大出售稻米。

  泰国当地分析人士表示,泰国军政府上台以来,包括欧美等西方国家对军政府态度冷淡,而中国则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支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泰双边合作和往来频繁,两国关系迅速升温,如果泰国军政府能够推动建设两条高铁通道,必将进一步提升中泰两国的经贸合作,为两国民众造福。
 

 
[责任编辑:焦非 ]
 
  相关文档
  ·聚焦西亚 中国的“新丝绸”战略
  ·泰军政府批准 高铁直通中国
  ·泰国通过两铁路项目 未来直通中国
  ·大唐西市:千年丝路的起点
  ·人民日报:共建丝路经济带 兰州大有作为(丝路絮语)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
  ·丝绸之路经济带 让内陆成开放新前沿
  ·新丝路战略:丝路经济带可在35年内初步建成
  ·大公网:中乌合作成重要亮点
  ·复兴丝绸之路 共迎新的机遇
  ·我驻埃及使馆与埃及智库合作举办“复兴丝绸之路”研讨会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在互知互信
 
 
Copyright www.scio.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5996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