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县脱贫攻坚情况介绍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20-09-10 来源:

甘洛县脱贫攻坚情况介绍材料

中共甘洛县委 甘洛县人民政府

(2020年9月)

尊敬的各界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

  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正值甘洛县脱贫攻坚取得第一阶段的成绩,成功退出贫困县行列,开始进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各国媒体朋友莅临我县采访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对各国媒体朋友的到来,我们表示感谢和欢迎。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甘洛脱贫攻坚工作有关情况。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甘洛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地势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呈现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特征,自然灾害频发。全县辖28个乡镇227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住着彝、汉、藏、回、苗等多个民族,总人口22.37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77.14%,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四川省深度贫困县之一。经过精准识别,甘洛县共有208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91.6%,贫困人口达71838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攻坚任务重。

  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是我们党委政府执政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我们执政的民生要求。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甘洛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战天斗地、决胜贫困,脱贫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效。

  我给大家提供一组2014年到2019年甘洛县脱贫攻坚成效的基本数据。在仅仅不到六年的时间里,我们甘洛县实现71623名贫困人口减贫、20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1.88%降至0.11%,2020年还将减贫215人,也就是说,到今年底,甘洛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全部清零。

  昔日贫困落后的山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甘洛各族人民步入新时代、共享新生活。

  作为一个深度贫困县,我们用不到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贫困人口的基本脱贫,具体是怎么做到的。我把我们的主要做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根本思路是:锁定“扶持谁”、理清“怎么扶”、明确“谁来扶”,具体的做法是让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确定的脱贫攻坚的思路和方法,这就是精准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精准扶贫就是要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在脱贫攻坚征程中,我们聚焦扶持对象精准,着力解决好“扶持谁”这个根本问题。

  在具体做法上,我们注重精准识别、跟踪监测、动态管理,从三个方面做到扶贫对象精准。

  一是全覆盖识别。按照精准脱贫“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要求,在全县农村逐人逐户精准化、精细化识别,先后开展3轮比对核查,保证识别过程公开透明、识别结果公平公正。

  二是动态化管理。整合部门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力量,开展信访举报受理、纪委跟踪督办等工作,先后组织开展10轮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动态管理,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整户识别,做到了帮扶对象不遗漏一户一人。

  三是常态化复核。精心组织开展“回头看、回头帮”、“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及达标摸底“大走访”等行动,对问题“一对一”安排整改提升,帮扶干部“点对点”跟踪落实,确保了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凉山视察时强调,“要让住在大山深处的彝族同胞搬进安全舒适的新居,解决他们交通出行的难题。”在脱贫攻坚征程中,我们聚焦扶持项目精准,着力解决好“怎么扶”这个核心问题。

  这几年来,我们问需于民,保持“建房不停修路不止”的态势,按照“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原则,以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彝家新寨建设、D级危房改造为主要抓手,共计实施住房建设20090户、“三建四改”项目23687户,让彝区群众告别了生活在土墙房、茅草屋的日子,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在抓好住房建设的同时,我们立足农村基础设施大改善,累计投入资金10亿余元,新建成通村硬化路156条559.7公里,通乡硬化路9条45.2公里,产业路174.4公里;我们先后投入资金2.69亿余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电网升级改造、通信设施提升等工程,贫困群众全面实现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质的飞跃。

  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区位优势,着力在“扩规模、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上下功夫,以“1+X”产业和“果薯蔬草药荞畜”项目为载体,全力全速推进特色产业发展,2016年以来,全县新栽核桃31.59万亩、总规模达64.8万亩,种植花椒8.33万亩,发展特色农业26.26万亩;我们坚持科学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思路,全面推进9个农业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增产增效;我们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着力构建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我们坚持以农民夜校和素质提升培训为载体,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2.2万人;以技能提升培训为载体,拓宽农村群众就业渠道,2016年以来劳务输出22.07万人次。六年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贫困人口全面实现“两不愁”目标。

  我们全面实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大力建设“一村一幼”、“一乡一园”和标准中心校建设,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全覆盖,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们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扶贫工程,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全面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村级民俗文化坝子、卫生室、文化室建设,对接群众需求统筹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综合施策加强社会治理,广大农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在脱贫攻坚征程中,我们聚焦扶持措施精准,着力解决好“谁来扶”这个关键问题。

  这几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构建1+12+4指挥体系基础上,实行38名县级领导联乡、定点督导;92个帮扶单位包村、同奖同惩;208个贫困村、19个非贫困村第一书记,649名驻村工作队员、223名农技员驻村帮扶;2713名干部结对帮扶,全县干部面对面察民情、心连心解民忧、手牵手帮民困。我们坚持把承接帮扶、汇聚力量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佛山市南海区、绵竹市、南充市等对口帮扶县区,四川大学、省冶金局、省地矿局、州国资委等34个县外定点帮扶单位和92个县内帮扶单位,共计投入帮扶资金3.03亿元,派驻帮扶干部1295人,有力推动了甘洛脱贫攻坚进程。我们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出台《防止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和《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强化监测预警“回头看”,注重应急救助“回头帮”,规范项目资金“重监管”,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质量。

  我们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三个落实”,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人人立下军令状,全面构建起书记县长担第一责任、县级领导担包保责任、乡镇党政担主体责任、村“两委”和第一书记担直接责任、帮扶单位担联保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担监督责任的“六级责任体系”。并结合甘洛实际,创新推动“县财政奖补实施彝家新寨”“扶持非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及“农业产业发展奖励补助”等一批自选特殊政策落地见效。

  尊敬的各界媒体来宾、国际友人,甲谷甘洛在中央省州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帮扶下,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巨变,特别是71838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群众从吃穿犯愁到吃穿不愁、从人畜混居到新村新寨、从缺医少学到全面保障,真正实现了社会文明的时代跨越,充分展示了中华各族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磅礴伟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民造福的巨大优越性。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群众是阅卷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全面小康刚刚起步。下一步,我们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指示精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加快建设美丽幸福和谐新甘洛。

[ 责任编辑: 李昭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