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新专题>举国抗疫联防联控 信息公开全面及时>地方新闻发布会>湖北省新闻发布会

湖北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十六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20-03-26 来源: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原标题:3月26日湖北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十六场

  3月26日,湖北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十六场,介绍宜昌市、襄阳市稳岗就业和有序复工复产情况。请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惠霞,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恒友,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守疆,宜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柏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培凤:

  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56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宜昌市、襄阳市稳岗就业和有序复工复产情况。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

  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惠霞先生;

  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恒友先生;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守疆先生;

  宜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柏红先生;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先生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李阳先生通报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

  截至2020年3月25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801例,其中武汉市50006例,占全省74%;其他市州17795例,占全省26%。

  2020年3月25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性病例。全省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2日零报告。全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已连续21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3月25日,全省仍在院治疗3431例,其中:重症914例、危重症287例。

  截至2020年3月25日,全省累计病亡3169例。3月25日全省新增病亡6例,其中武汉市5例、荆州市1例。

  截至2020年3月25日,累计治愈出院61201例,3月25日新增出院病例391例,其中武汉市382例,占全省新增出院的98%。

  通报完毕!

  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惠霞: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网友:

  大家下午好!

  宜昌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过程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突出“稳就业必先稳企业、稳企业就是稳岗位”的思路,成立了宜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企业服务组、劳务输出组等工作专班,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全力帮助企业尽快渡过难关、劳动者尽快复工返岗。我们在保就业、稳岗位方面,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精准施策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在坚持抓好疫情防控大前提和安全、环保两个先决条件下,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序推进道路运输复通、项目复工、企业复产、商贸复市、工人复岗等工作,解决本地就业需求。目前,全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城际班车已全部恢复,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9.1%、员工返岗率84.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复工率96%、员工返岗率6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89.8%、员工返岗率78.4%。目前,除限制类的行业外,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二是积极服务外出务工人员返岗。我们在“防输出、防输入、防扩散”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和我市驻外劳务机构、务工人员协会、各地宜昌商会、福建援宜医疗队的作用,加强供需精准对接,采取“点对点、一站式”包机、包专列、包车等方式,解决员工返岗复工的需求。目前,宜昌市已输出劳务人员29.3万人,其中省外返岗9.2万人。

  三是灵活多样提供就业招聘服务。推进“互联网+创业就业”服务,建立24小时用工调度保障机制,推行“不见面”就业服务,实行网上调查、网上培训、网上选岗、网上招聘,“一对一”为“停不得”企业选派招工专员,发挥乡村小猎头作用,使企业用工需求解决率达到 85%。累计举办网络招聘会106场,参加企业1600余家,提供各类岗位3.8万个,点击浏览37万人次,接收报名简历3.5万余份,已录用3621人。

  四是全力以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与企业一起共克时艰,打好政策支持组合拳,稳企稳岗一体推进,帮助企业“活下去、留下来、发展好”。市政府及时出台应对疫情稳就业“十一条政策措施”,打牢“就业”这个民生底板。疫情发生后,我们对9519家企业返还稳岗资金5128万元、稳岗29.87万个;对疫情防控保供的42家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272.5万元、稳岗6363个。2个月共为全市1.7万家企业免征社保费5.32亿元。

  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恒友: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

  襄阳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阶段性变化,精准实施差异化复工复产策略,因时因势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在全市整体高风险阶段(3月10日前),重点支持“停不得”企业、疫情期间未停工企业增产扩能,支持经营生活必需品的商贸企业取消个人零售、实行订单配送。在全市整体中风险阶段(3月10日-12日),全力推进对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配套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和保障春耕备耕的农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从事生活必需品经营的商贸企业继续实行订单配送。3月13日起,全市整体低风险阶段,全力全面推进限制清单外的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准备工作到位一个就复产一个,做到应复尽复、能开尽开。截至3月25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1602家,复工率达96.6%,复岗率达85.8%。力争3月底前全市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4月份开始满负荷生产;3月16日起,组织生产生活服务业企业有序恢复经营,截至3月25日,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复工1717家,复工率80.1%,复岗率82.8%,规模以上服务业复工400家;复工率85.5%,复岗率82.7%。3月15日起,重点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开始复工,截至3月25日,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已开工复工346家,复工率79.9%,复岗率49%;房地产企业已开工复工356家,复工率89%,复岗率57.9%。截至3月25日,全市“四上”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共5103家,已开工4421家,复工率达86.6%。全市已到岗44.2万人,复岗率达74.6%。

  稳岗就业实现了“五应五尽”:一是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应发尽发。全市第一批发放500人以下稳岗返还企业4698家、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660.78万元、稳定岗位11.89万个,500人以上企业稳岗返还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二是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应补尽补。为32家开工生产、生活保障和重要民生保障企业新吸纳的416人,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资金83.2万元。三是线上免费就业培训应学尽学。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线上培训资源及服务,目前已开展就业创业线上培训5000余人。四是就业困难群众应帮尽帮。全市共为4190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527.14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98.6万元,技能提升补贴35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8000余个。五是创业带动应推尽推。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在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优先给予支持,对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展期期限不超过1年的,继续给予贴息支持。

  中国日报记者:

  陈市长,这次疫情对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冲击。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就业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说助企业就是保就业。请问宜昌在助企业、保就业上有哪些政策举措?

  陈惠霞: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非常之时采取非常之策,解决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我们通过“降、返、补、贷、服”等组合方式,用实招、硬招助企业、保就业。

  一是“降”。主要是通过降低用电用水用气价格、减免税费等费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阶段性下调工业用水、用天然气价格10%、用电价格5%。同时,抢抓国家机遇,为宜昌化肥保供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近5000万元。在税收方面,全市小规模纳税人除可享受普惠优惠外,还享受免征增值税1.6亿元。在社保费方面,预计可免征企业单位社保费13.35亿元。

  二是“返”。针对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需求,提速办理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出口退税,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压缩到一周内,出口退税压缩到1.5天。全市已为9家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1565万元,为6家重点保供化肥生产企业办理2月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1066万元。

  三是“补”。多方筹集就业资金5.2亿元,统筹用于支持企业吸纳就业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等政策支出。2月底以来,仅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一项,就为全市108家企业落实补贴资金1800万元,惠及9000名员工。争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2.5亿元,助力我市铁水多式联运项目建设。

  四是“贷”。疫情期间,我市抢抓机遇,为防疫重点企业争取优惠利率专项再贷款32.95亿元。利用“直通车”政策,成功申报3支企业债,总规模40.89亿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利用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平台,组织21家金融单位,两家保险机构,12个市直部门集中办公,组建应对疫情金融服务应急中心,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续贷、稳贷、增贷和增信支持。累计对接企业6590家,授信544家、255.28亿元,放款467家、117.94亿元。

  五是“服”。特殊时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与企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一企一策、一事一议,超常规帮企业解决用工、交通物流、资金、砂石料供应等具体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中国新闻社记者:

  襄阳市出台了哪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举措,如何提供了更多岗位,促进本地再就业?

  刘恒友:

  襄阳市在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稳岗就业中,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主要是强化“四大保障”。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一方面认真落实国家近期出台的阶段性减免企业职工社保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等应对疫情惠企政策,预计全市上半年可减免21344家参保企业(单位)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费12.63亿元,减免7386户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7500万元。另一方面,研究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加快发展12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增加信用缓解资金流动性紧张16条措施,从贷款贴息、基金帮扶、援企稳岗、应急纾困等方面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加快恢复正常经营;同时,出台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襄十条”,包括全面推行“网上办”,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为省级、市级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委托代办、帮办服务,扩大工业项目“先建后验”范围等,有关这方面的政策欢迎广大企业家登陆襄阳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

  二是强化交通物流保障。有序恢复市域交通秩序,目前市域内物流车辆驾驶员凭健康“绿码”畅行无阻,已有490家运输企业恢复运营;促进生产经营企业与运输物流企业对接合作,促成东风公司与5家大型物流公司合作,帮助东风工贸物流公司将滞压车辆运送至经销商手中;积极为复工复产企业办理物流车辆跨区域通行证,解决了从市外采购的3000余吨工业原材料和8000余吨生活物资的跨区域运输问题;积极协调铁路运力,摸排需求信息,促进供求合作,积极破解跨区域物流瓶颈。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促进在襄阳金融机构用足用好国家支持疫区抗疫和发展的金融政策,采取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减免手续费等措施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实施“金融包保惠万企”工程,为每家企业配备一名金融服务专员、一对一定制融资方案,其中有103家企业纳入国家和省重点防疫物资保障企业名单,42家企业获得优惠政策贷款13.87亿元, 74家企业获得授信116亿元,70家企业获得贷款61.97亿元。

  四是强化供应链保障。突出抓好主导产业整链协同复工复产,重点推进东风汽车股份、风神公司、江山重工、骆驼股份等13家整车、整机龙头企业。集齐在襄的586家核心供应商和物流服务企业联动复产,促进了产业链整体协调稳定运行;同时,积极推动对全国、全球产业链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配套企业复工复产,2月20日以来,相继按照协调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积极响应外省商请,促进了九个省区、直辖市重点企业在襄阳的90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法制日报记者:

  请介绍一下襄阳市开展“网上春风行动”的具体情况?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守疆:

  为确保疫情期间做好企业用工保障,襄阳市充分利用两个平台,开展“网上春风行动”。

  第一个平台:用活“云上就业”网上招聘平台。

  一是开通网上招聘专栏。在“湖北公共招聘网·襄阳”开通了网上招聘专栏,广泛开展网上宣传,介绍求职招聘流程,发布客服咨询方式,如“湖北公共招聘网防疫期间服务公告”“春风行动网上办,就业服务不打烊”等信息,引导企业和求职者正确注册使用湖北公共招聘网,安排专人负责后台审核,实行网络审核招聘。截至25日,已有183家用人单位通过了平台注册审核,发布招聘信息2231条,招聘岗位16474个,9461名求职者向用人单位提交求职申请。二是举办网上专项招聘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在“湖北公共招聘网·襄阳”专栏组织了“春风行动网上招聘会”“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会”“企业复工复产招聘会”等7场网络招聘会,下一步还将持续开展“技工专场”“高校毕业生专场”“三安行动专场”“就业困难人员专场”等网上招聘活动,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招聘需求。目前,已举办网上招聘会18场次,1.36万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三是拓宽网上招聘会覆盖面。通过对接省公共招聘网,发布“停不得”企业专场招聘会,已将在襄企业用工需求拓宽至全省范围,进一步满足我市企业用工需求。

  第二个平台:联合融媒体搭建直播招聘平台。依托襄阳广电融媒体平台,通过直播招聘实现了招聘求职无缝式对接。

  一是线上招聘“背靠背”。与襄阳广电联合推出“帮你上岗”专项招聘服务,并通过《帮女郎》栏目、微信公众号、抖音、云上襄阳、社区社群等,对企业招聘信息进行发布和推广。二是直播招聘“屏对屏”。3月16日,襄阳广电“帮你上岗”首场直播招聘开播,发布170余家重点企业招聘信息,网上“点对点”报名人数达到4892人。3月22日,“帮你上岗”第二次大型网络直播招聘会,1000多家企业参与,提供招聘岗位2万余个,1个小时内网上投递简历的求职者达到2.5万人次,全网点击量突破443万次。三是远程面试“面对面”。在《襄阳帮女郎》公众号上开设求职报名页面,收集求职意向;提取求职者信息,组织招聘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点对点”面试,确定意向人选,“帮你上岗”网络招聘服务将一直持续到4月底。同时,我们还将分别举行大学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困难党员、退役军人等网络招聘专场等系列活动,确保“每天有招聘、每天有新增招聘企业”,真正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网络平台。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

  李局长,不少企业就业人员有一些担心,担心企业停产或裁员,担心自己会失去原工作岗位,担心因为疫情企业会与自己发生一些劳动纠纷,请问人社部门在这方面做了或者正在做哪些工作?

  宜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柏红:

  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我们于2月20日对外公布市县两级人社政策咨询及服务经办人员手机号码305个,为包括企业和职工在内的所有服务对象,提供不间断的咨询服务、网办指导和投诉受理。成立24小时用工服务保障专班和24小时人社政策落实工作专班,全力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就业用工,推进人社各项政策措施以最快速度落地,努力争取政策效果最大化,从源头上消减企业因疫情影响产生的劳动纠纷隐患。

  二是搭建协调沟通平台。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政府、企业、职工三方机制作用,在疫情期间,先后三次邀请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地方商会相关负责人,召开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线上视频办公会,现场答疑解惑,收集企业反馈的困难和建议并及时分解落实,指导企业在疫情期间稳定工作岗位,协商处理劳动关系问题。共服务了2661家企业,从目前各方反馈来看确有实际效果。

  三是畅通投诉维权渠道。建立因疫情产生劳动纠纷处理“绿色通道”,对疫情期间拖欠工资、工伤待遇等争议快立、快调、快审、快结,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建立劳动监察投诉“便捷通道”,将网格员与劳动保障监察预警平台相连通,使劳动纠纷得以在第一时间掌握。疫情期间,涉及19家企业、242人劳动纠纷均得到妥善处理。

  湖北日报记者:

  目前,襄阳市“点对点”返岗工作是怎么操作的,已经完成了多少批次?

  朱守疆:

  据统计,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共有62.9万人,截至3月25日晚上,我们已经利用点对点的方式,输送外出务工人员52.6万人,返岗率达到84%,共组织场次1105批次。

  我们主要采取下列办法:一是及时摸清外出务工去向。返岗人员可通过“人社部等五部委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小程序”和“襄阳市务工人员就业去向登记小程序”进行登记,我们按照出行时间段相近、务工目的地相近的原则对农民工进行分类统计,集中安排出行。目前,通过“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小程序”登记需要返岗农民工6万多人,通过“襄阳市务工人员就业去向登记小程序”登记务工返岗人员22万多人。

  二是主动对接外出务工输入地。通过电话、发函等形式,主动联系广州市、东莞市、宁波市、中山市、佛山市、深圳市、杭州市、金华市等输入地人社部门,摸清用工需求情况,对接务工输出人数和输出方式。3月21日,襄阳313名东风本田公司复工人员,乘坐高铁前往武汉,这是自1月26日襄阳市高速铁路暂时关闭后,襄阳东站(高铁站)发出的首趟返岗复工高铁列车。目前,宁波、温州已同意开行专列点对点输送农民工返岗,另有多列专车正在协调中。

  三是有序组织外出务工“点对点”输出。对目的地集中、具有一定规模的返岗农民工,我们根据农民工集中返岗需求,在卫生防疫安全到位的前提下,提供“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服务。各县市区每天开行大巴车,全力输出务工人员。

  澎湃新闻记者:

  在目前有序复工复产的形势下,存在着“企业找员工、员工找工作”的“双需求”,宜昌在这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又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李柏红:

  宜昌人社部门充分发挥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在疫情期间,以网络招聘平台为主,以重点企业在村组定向推介、招聘为辅,共举办网络招聘会等107场,推进企业与劳动者精准对接,接收报名简历3.6万余份。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岗位对求职者吸引力不强,劳动者自身条件与企业期望值不匹配等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做好信息收集。普遍摸底,调查了3500家企业、收集用工需求6.5万个,返乡务工人员信息25万条。又结合疫情对企业用工影响开展用工服务,已调查企业1116家,反馈用工需求2.3万个。通过各信息发布平台,分批次宣传推介,帮助求职人员与岗位对接。

  二是提升劳动者技能。对外公布114家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在疫情期间提供免费线上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企业按政策规定给予培训补贴、生活费补贴和以工代训补贴。截至目前开设“云课堂”、“网上学校”254期,为8400多名劳动者提供机电维修、会计等33个专业的线上培训。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结合企业疫情期间培训需求,为471家企业量身定制183门网络培训课程。此外,我们还鼓励支持人力资源机构为企业提供职业介绍,为重点用工企业提供精准推荐服务。2月份以来,全市人力资源机构服务企业1210家,达成工作意向1.9万人。

  三是做好人才引进。继续实施“宜昌三年引进10万大学生”计划,目前已持续开展两年,实现大学生在宜就业创业6.8万人。今年我们将加大对外联络处、人才工作站和人才洽谈会等招才引智活动力度,并根据疫情期间企业用工和人才引进需求,更新发布企业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目录,通过“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我选湖北·春回荆楚”高校毕业生大型网络招聘等线上活动,帮助企业多渠道引进需求人才。我们也热烈欢迎各类人才来宜昌工作、生活,同时也热忱地希望在外学习的宜昌人回来建设家乡。

  湖北广电记者:

  对于为企业减、缓、免征社保费、促进企业发展,襄阳人社部门有什么举措?

  朱守疆:

  我省《阶段性免征社会保险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下发后,襄阳市及时出台了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落实精确精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从实制定配套措施。省《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下发后,我们组织各险种经办机构,逐条解读政策,部署落实举措,研判风险控制,2月26日提出“襄阳市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业务需求,3月2日向各县(市)区下发经办业务操作指南和政策解释,3月5日完成信息系统联调测试并上线运行,3月14日下发《关于襄阳市贯彻落实阶段性免征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

  二是从简确定经办程序。一是明确申报企业条件。“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参保单位”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申请缓交前累计6个月处于亏损状态;连续3个月未正常支付职工工资;生产经营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未达到上年同期50%。二是细化缓交办理流程。参保地人社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严重困难”企业可申请缓交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费,缓缴期限内不计收滞纳金,不影响职工待遇享受。

  三是从快兑现减免政策。以2020年1月核定缴费基数为口径测算,襄阳市2月至6月共可为参保单位减免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费12.63亿元,其中免征养老保险费近12亿元,减免失业保险费4220.5万元、工伤保险费2100万元。2月至3月,全市已减免三项社保费4.57亿元,其中免征养老保险费4.33亿元,减免失业保险费1531.2万元、工伤保险费874万元。

  此外,对2月已核定的社保费,全部进行了核销处理;对免征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出台前已缴纳2月三项社保费的,经征求参保单位同意,实行退费或抵扣以后应缴费额。

  记者:

  近段时间,全国和我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正在加快有序复工复产。但是前期由于人员和交通原因,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存在一些困难,请问宜昌在推进务工人员有序复工返岗上有哪些举措?

  陈惠霞: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主要有三个方面措施:

  一是政策强信心。对国家、省及宜昌市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印制《疫情期间稳产稳企稳业政策“一表清”》,并公开发布,明确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制定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十条政策措施”、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十一条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增强稳岗就业信心。

  二是返岗点对点。宜昌市以“健康码”管理为核心,有序推进“一人一码,凭码通行”,先后推开县域内、宜昌市域内、宜昌市外省内人员安全有序流动,满足了省内(除武汉市外)员工返岗需求。对省外人员返岗,在落实健康管理和疫情防控前提下,采取“点对点”包机、包专列、包车等方式妥善解决出行需求。目前,宜昌市“健康码”申领293万人,申领率超过70%。我们抓住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医疗救治的机遇,与福建省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打通了劳务合作平台。

  三是帮扶实打实。借助宜昌市“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员工返岗。围绕复工复产企业用工需求,开展1116家企业用工调查,反馈用工需求2.3万个,精准做好线上招聘会和用工推介,提升用工质效。组建快捷反应队伍,成立了由32人组成的服务企业用工专员队伍,第一时间全方位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向培凤:

  谢谢各位发布人!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 责任编辑: 司马屹杰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