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赵磊:“一带一路”需要各方诚意决心 需要凝聚共识智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17-05-26   来源:国新网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提出的重大倡仪和构想。“一带一路”成功既需要各方诚意决心,也需要凝聚国际共识、全球智慧。很多智库围绕着“一带一路”展开了深层次的调研和研究工作,中央党校的赵磊教授对具体的智库案例进行探讨,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言献策。

  国新网: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智库建设率先发力,一大批聚焦“一带一路”倡议的智库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请您介绍一下“一带一路”智库的基本定位以及他们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哪些接地气的智力支持,有哪些标志性的成果?

  赵 磊:我们说“一带一路”五通建设,人们非常熟悉而且越来越受欢迎,但是“一带一路”除了五通建设还有六大对接,分别是战略对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同时还非常强调智慧对接、舆论对接和行动对接,这个智慧对接其实是说“一带一路”的智库建设,要为“一带一路”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学术条件包括话语权支撑。在国内来说,“一带一路”的智库确实是率先发力,很多智库先后成立,而且围绕“一带一路”展开深层次的调研和研究工作,比如有一个我本人推动的“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拿这个智库作为一个案例的话,你发现它有如下特点。

  汇聚了四大主体资源,政府、企业、专家和媒体。我们每年3月28日,会发布“一带一路”年度报告,第一本报告的主题叫:“以理服人,从愿景到行动2016”。今年3月28日,我们发布第二本年度报告,主题是“行者智见2017”,什么叫行者智见,行动的行,行走的行,行者智见,只有在路上调研的人,只有能够接地气的人才能提供智慧的声音和判断,所以行者智见。

  百人论坛每年8月8日和8月28日,会举行“一带一路”年会,将国内和“一带一路”相关的从业人员,研究人员、实践者再一次聚焦聚智,从三月中旬到八月到年末有各种实践调研,像去年,我们就实地走访了很多国家,从2月份的澳大利亚到3月份的捷克、意大利和英国,到6月份的柬埔寨,到9月份的波兰和捷克,我们每一次实践调研基本上都找准了“一带一路”的脉搏,去看一些实践具体的操作情况,去看一些现实的问题,而每次回到北京调研结束,我们就会形成调研报告,推动政府去完善相关的决策,推动民众去参与“一带一路”的事业,而且要形成共识。

  这样的智库,我觉得正在蓬勃发展,而且这样的智库也开始与国际智库进行对接,这样我觉得“一带一路”才能够叫久久为功,而且精准发力。

  国新网:您认为在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和全球治理的层面上,“一带一路”应该具有哪些属性?

  赵 磊:在我国际社会调研过程中,跟外国智库包括外国专家分析,包括共享“一带一路”知识的过程中,我非常强调“一带一路”三个基本内涵。

  第一个就是在经济层面要强调“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属性,一定是合作共赢的,要强调经济红利,因为从2008年到现在,全球经济下行,需要通过“一带一路”的倡议,提振全球的经济信心,然后让中国的民众和沿线国家的民众有舒适度而且要有获得感。

  第二个属性就是在文明层面,要强调“一带一路”的文明互见属性。习总书记在2016年4月29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他专门强调“一带一路”不能急功近利,要构建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还有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这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属性。

  第三个属性,就是在全球治理层次上,要强调“一带一路”的公共产品属性。联合国连续通过决议,吸纳“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因为“一带一路”已经上升到了我们说叫做公共产品,包括理念性公共产品,也包括制度性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内涵清晰,边界清晰,才有可能更好地形成共识,推动科学化发展。

  国新网:对于开拓“一带一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通过您的考察与调研,您认为哪些是他们面临的共性问题?他们需要明晰哪些现代的思路?怎样拓展国际化的视野?

  赵 磊: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因为“一带一路”好与不好最主要看什么,看企业,我们中央定位其实很明晰,叫国有企业是主力军,民营企业是生力军,以这前三年来说,基本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步走到海外,而且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和走上去。其实走进去、走上去是很难的,叫易通难融,通,相对物理性反应,做到了。但是融,大多数是化学反应,需要时间很长,需要相互了解,这也是为什么在去年12月5日,我国又出台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是要补足我们的软肋,要在文化层面,要在价值层面,要在标准层面,要在制度层面,要在规范层面发力。

  很多企业问我们,我们该如何对接“一带一路”,这里面我有一个个人的体会,叫痛点经济学。什么叫痛点经济学呢?就是人们体验中的痛点就是市场的发力点,也是体制机制的完善点,什么是痛点?比如说巴基斯坦非常需要中国企业,为什么?因为它有痛点,缺电就是它的痛点,所以它特别需要中国的电建企业。比如说英国,英国是一个西方发达国家,但它也需要“一带一路”的项目和合作,为什么?英国北方有六个城市,曼彻斯特、利兹、利物浦、纽卡斯尔、谢菲尔德,这些城市曾经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重心,但之后设施落后了,基础设施连通性差了,人才大量外流,国际化程度变低,这六个城市在英国被认为是发展的不均衡地区。所以他们提出一个倡议叫“北方经济引擎”。

  这个引擎特别像中国的什么呢?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情况很类似,都是当年的经济引擎,但现在发展落后了,所以这个地区特别需要中国企业,现在利物浦的海港,曼彻斯特的空港,很多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为什么能够进入?因为他们有痛点,他们需要投资,需要中国企业的技术,需要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的人才,包括我们的消费市场,他们生产完产品以后卖到中国,联动了中国的消费市场。所以凡是有痛点都是中国企业的切入点。

  有些企业经常问,我可以能不能要政策,要项目,要支持,其实与其等项目、要项目、要政策不如主动去找痛点,凡是找到痛点你就找到了市场的盈利点。这是中国企业目前最需要去做的事情。

  国新网:对于中国的城市和企业而言,“一带一路”的建设,是实现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刚才您谈了企业,那么对于城市来说,怎么样使它们的建设更有温度呢?

  赵 磊:这个城市和企业是“一带一路”的双引擎,需要同步驱动,去年8月28日我们在江苏镇江开了一个年会,题目就叫“一带一路”双引擎城市与企业。“一带一路”拿城市来说,有多少主体?中国有34个省、区、市,包括特别行政区港澳和台湾。香港就是“一带一路”的超级连络人,因为香港的专业服务业很强,香港经济要融入祖国的发展当中,那么除了34个省区市(包括特别行政区),我们还有300个地级市,有2800多个县,那么这个差异就很大了,有的县很小,比如说像阿拉山口人口只有1.1万,有的县人口过百万,所以这些城市哪些可以对接“一带一路”,有人说是不是非得看我能有生产瓷器茶叶和丝绸的城市才是“一带一路”城市,不是这样。

  就是凡是你能够提供“一带一路”产品供给、沿线国家需要什么能够提供什么,你就是“一带一路”城市。而且你能够开放,中国的城市开放,不是跟谁挨着就跟着合作,而是要真正意义上站在世界地图面前规划自己的发展,所以要充分调动这34加300加2800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站在世界地图前,规划自己的发展,而不是传统的视野,就是跟谁挨着,跟谁合作,我有什么,我就卖什么。

  我们有将近40条中欧班列,经过五个口岸到了欧洲,新疆有两个: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内蒙古有两个:二连浩特口岸,还有满洲里口岸;东北有绥芬河口岸。我今年春节刚刚结束,去了阿拉山口,阿拉山口名气这么大,人口只有1.1万,所以这个城市急需要发展,我们去了以后也很感动,十级大风下着大雪,风吹雪,也很少遇到,书记当时也说,赵老师让你看到这样的场景既高兴又不高兴,为什么高兴呢?你看到我们实际的工作场景了,就这么艰苦是吧,又为什么不高兴呢?怕你讲出去没人来了,我说你不要担心这个,我讲出去恐怕来的人更多,因为大家会被你的情怀所感动。

  那么具体的成效是什么呢?比如说2013年“一带一路”提出,我们大多数中欧班列是进阿拉山口走的,包括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我们统称为“西行班列”,都是往西走的。阿拉山口2014年的班列只有300列西行班列,2015年一年以后翻一番,就600列了,去年再翻一倍1200列。一个口岸城市户籍人口只有1.1万,那么它迎来送往看到的是中欧贸易的这个热络的场景,它本身也是个重要的节点城市。

  所以从300列到600列到1200列,这就是“一带一路”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具体变化。当然未来还是要精准发力,比如说从贸易结构,从企业入园,从开放程度,从人才集聚这些城市还要做工作,但是毕竟它已经开启了一个与全球连通的大门,所以这样的城市我们特别需要,就是有活力,有温度,而且能够集聚人才,能够提升产业,能够与国际社会精准对接,这样的中国城市特别需要。

  再一个,其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有企业是不是有产品,有产品是不是有品牌,有品牌是不是有品牌价值。

  中国的城市也好,企业也好,做一句话的总结,要想准确地对接“一带一路”,一定要做“五有建设”:第一有内容,第二有品牌,第三有品质,第四是有人才,第五是有人气,一定是热络的,活跃的,要有人气。

  “一带一路”是一个刚刚开始的伟大事业,虽然已经有三年了,今年的5月份,它又开始走上新的征途,所以需要有大批的“一带一路”人,我们“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也是有情怀有责任感的,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一带一路人”,就是常在路上,总倒时差,老换水土,不停找思路,然后常常被刺痛,但又频频被感动。

  它总能发现那些有温度的中国企业故事和中国城市故事,而且对美好最好的就是分享,要将中国的美好和沿线的美好分享给全球,分享给国际社会。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