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贫困人口“清零” 率先奔向小康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17-07-18   来源:中国民族报
  
 

  原标题:率先奔向全面小康的海西之路

  今年2月,经由第三方评估和省级验收,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8个贫困市、县、行委,119个贫困村,2580户、6122名贫困人口均达到“摘帽、退出、脱贫清零条件”,海西州率先在全省实现贫困人口清零。

  7月16日至17日,第三届全国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海西州召开。与会代表在海西进行了实地考察,感受海西的发展变化。

  “每天走在路上,看见干净整齐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建筑,心情很舒畅。如今,居住的房子越来越宽敞,驱车在路上越来越轻松,惬意的生活让人感觉住在这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家住海西州格尔木市的李其圣,这样评价自己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海西州累计投入36291万元,开展高原美丽乡村等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及基础设施建设,覆盖了全州219个村。

  走进格尔木市西郊郭勒木德镇城北村陈孝德的家里,新建的现代化房屋干净气派。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陈孝德激动不已:“生活真是太好了,连我家现在住的屋子都是政府给盖的。”

  郭勒木德镇曾是格尔木市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一个乡镇。郭勒木德镇镇长余映新说:“我们当时入户调查,来到陈孝德家,那时候他家是土墙土木结构的房子,特别简陋。我们申请了6.5万元的危房改造款,为他家重新修了房子,并且安排他的妻子做了护林员。”

  在陈孝德家的客厅,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刺绣图装裱在墙上,电视里正在播着连续剧,新的沙发,新的茶几,房间里的一切都展现着新生活的美好画面。

  只有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稳定。海西州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投入“真金白银”、倾注真情实意,全州各族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梦想正一个个变为现实。

  “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这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日间照料中心,在德令哈市共有5家。居住在德令哈市瑞和小区的赵大爷吃过早饭,散步来到滨河路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那里有他安度晚年生活的场所和设施,还有他的老伙伴、棋友和牌友。在照料中心的每一天,赵大爷都感到很温暖,可口的午饭也让他每天惦记。

  买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养得起老……在海西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诱人的蓝图在瀚海戈壁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现实。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如今,一系列改革举措正在弥合城乡间的一道道沟壑。

  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海西州坚持“富脑袋”与“富口袋”一起抓,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全州各级财政累计配套资金428万元,用于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海西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州图书馆坚持全年无闭馆日,各场馆免费服务时间每周超过42个小时。

  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占地12.4公顷、总投资达1.67亿元的海西州高级中学,于2016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它不仅缓解了德令哈地区高中学生就学难问题,也进一步加快了全州普通高中资源整合、优化和标准化学校建设进程,促进了海西州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放眼前程铺锦绣,攻坚拔寨正当时。据海西州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海西州将抓紧制定全州脱贫清零成果巩固提升方案,研究出台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后续扶持政策,争取将海西州打造成全省统筹城乡示范区、四省藏区脱贫攻坚示范州,确保贫困群众与各族群众携手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李沫]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