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专题首页 | 最新报道 | 论坛简介 | 论坛日程 | 视频报道 | 图片报道 | 专家观点 | 媒体报道 | 外媒关注 | 经济发展 | 丝路之城 | 历史文化 |
  当前位置:首页>国新专题>动态专题>2014>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外媒关注
 
 
新加坡学者:“新丝路”力促双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14-05-13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新华网新加坡5月12日电(记者陈济朋)新加坡学者和商界人士欢迎中国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他们认为丝绸之路呈现了贸易和文明的交流,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而言意味着双赢。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学术顾问、前所长黄朝翰教授说,“丝绸之路”的提法好,它的构想包括贸易、人员和文化文明交流等,最基本的是贸易,而贸易在本质上是双赢的,长期而言尤其如此。

  他认为,就中国和东盟的互联互通而言,其范畴应该包括贸易,如降低关税壁垒、贸易便利化和发展合作等;此外还有加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和海空连接,以及在社会和文化文明领域的交流和人员往来。他说,中国在实际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应更注重经济的相互依存,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单向的依赖。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职多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刘云华教授说,从贸易上来看,中国和东南亚的资源禀赋有互补性,中国需要东南亚的橡胶、木材、大米、铜等,但东南亚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工业门类也没那么齐全,而中国则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工业门类也比较齐全,两者互惠合作的基础比较好,潜力也很大。实际上,与东南亚的贸易也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大约五分之一。中国已是东南亚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如中国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超过其邻国马来西亚。

  刘云华说,从中国自身来看,缺的不是资金,但需要进一步提升科研开发能力和劳动力素质。而要做到这些,需要改善科研开发的软环境。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仝月婷认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升级也有很大潜力,因为要因应中国经济自身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双方贸易便利化有很大发展空间,但由于东盟内部发展进程不统一,整体推动有难度,比较可行的是通过双边努力推动这一进程,也可为部分国家提供技术培训。

  仝月婷说,中国与东南亚的人员交流还比较有限。她认为,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许会有开放低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可能会改善一般劳动力交流相对滞后的现状。

  仝月婷也建议中国在国外成立类似中国企业服务中心的服务机构,认为这有利于中国企业了解当地市场和法规,改善整体对外形象。
 

 
[责任编辑:赵一帆]
 
  相关文档
  ·外媒:习近平呼吁以丝绸之路精神促中阿合作
  ·法媒:中国聚焦西亚的"新丝绸"战略
  ·英国《今日世界》杂志:中国的丝绸铁路雄心
  ·意专家:“新丝路”创造中外合作新机遇
  ·外媒:中国新“海上丝路”重在传递和平信息
  ·俄报文章中国建“新丝路”从高教合作做起
  ·澳媒:中国新思路打通外交"新丝路"
 
 
Copyright www.scio.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5996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