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回信留言

首页>国新专题>2013>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观点精粹
何培忠谈国外中国学研究创立初期回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13-03-25   来源:
  

    何培忠教授的研究是关于国外研究的中国学特色,以及出版物的影响。第一个问题他是关于中国学的起始时间,就是1977年中国出现了一个国外中国学研究所,这个机构可以看做是中国学研究的标志性事件,还有一个记载,他说孙先生在1986年1月15号留下文字,在工作汇报的总结中说初步填补了国外中国学介绍与研究的空白。这个综合性学科的系统介绍是孙先生和叶先生1976年开始记忆的,中间有过挫折,应先生也不行瘫痪,但是我始终坚持下来,以组织便携350万字的系统资料,这段百余字的记述形成了这个有关学科的创立。首先学者的头脑中孕育了很久,然后在1976年学者之间开始探讨商议如何开办这学科的研究。然后才有了实际行动,就是1977年推出了国外中国学研究的出版物。并且成为我们创立海外中国学研究学科的标志性出版物。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国外中国学研究的学科特色与称为,我刚才说了陈珏教授对这个问题有着很好的介绍。关于这个中国学研究的称为特色,何教授是这样说的,提到这个问题首先要阐明一点,国外中国学学科跟中国一样,不可避免的受到中国政治环境的影响和我们对学科本身意义的认识。比如说直到现在,国外中国学研究学科的研究对象许多人还是认识不清的,称为不统一。中国学和中国学科的研究区分模糊不清,我们去年中国学研究成立的时候有一个同事问我,说这个中国学研究什么意思,我就说,对海外研究中国问题的再研究,不知道这个称为是不是对。在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开创这个学科时,对学科的称为也有了很好的论述。孙先生在世界名录前沿说了,需要一个证明的必要,就是以汉学指海外的中国学研究。这是一门以汉族语文学,中国古代哲学,伦理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问,翻译为汉学也就是关于汉族的学问中国的学问。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学的内容日益扩大,涉及学科越来越多,除了历史文献当中成为使用以移民之外应该定义为中国学,我们中国学里的时候,我们的党委书记潘世伟特别强调,我们要立足与当代的中国学,还要涉及到汉学研究和传统的汉学。所以我们这个研究所成立了5个研究室其中有一个专门的历史与文化的汉学的,其他就是包括经济、生态、政治、社会当代的研究。

    何教授第二个问题还有这样的话,国外中国学是一种区域研究,国别研究,不仅仅是对中国境内的研究机械综合,也不仅仅是研究中国的各种专门学科的机械综合,除此之外,还应该是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研究的有机综合,以整体的把握和局部综合的把握中国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和成功目标。这是一个专门的学科,单独研究中国难以追求的目标,所以中国学不仅仅需要各学科的专家学者通力合作,而且需要通才,世界的中国学从狭隘的汉学到今天,完全符合科学在分化中同时进行广泛综合的新趋势。也就是说国外中国学研究在创立的初期就已经确立了该学科的名字,而且在所有推出的出版物中,无论是追诉历史还是介绍现状都是用中国学而没有使用汉学,这些学者并没有完全把握这一学科的新变化,也没有理会这一学科名称的论述。尽管每次中国学论坛都呼吁应该统一学科的称为,统一起来就可以为这一学科进入中国学术体系创立基本条件。直到现在这个称为还没有统一,这是一个学界深刻反思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他说是国外中国学研究创建初期的出版与影响,开创以来成果是上千万字,但是成果分为五大类从书、名录、手册、专刊,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奠基的资料,而现在这些成果也为研究国外的中国学人员来说岸上必备。我们中国学所去年成立的时候,因为我们潘书记老是说的话就是七八条枪在打游击战,我们现在真正办这个论坛的有16个人,就是我们中国学季刊和行政人员。所以我们发邀请函的时候希望大家把自己的著作进行展示,明天再东二馆有分会场,各位专家带来的书我们有一个展示,结束之后就留给中国学所,我们所也非常感谢大家。

    目前中国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两年一届的中国学论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这一时刻回顾中国学研究的过程与出现的背景以及学科创立之初的规划对我们的发展非常有意义,谢谢。

[责任编辑:樊英武]
相关链接>>
  • 王绍光论中西政治分析的异同
  • 沃伦·卡兰兹论中国环境和经济风险的规避
  • 约翰·瑞恩谈创新领导力前沿研究与最佳实践经验分享
  • 张树华谈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价值
  • 谭中谈中国文明圈的起源和与印度文明圈的交往
  • 成中英谈民族、国家、文化三者互为体用的发展模式
  • 葛兆光谈文化是不断变化 要把中国文化史放在亚洲背景里去研究
  • 李焯然谈民间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存问题
  • 俞吾金谈人性理论与文化选择
  • 李雪松纵谈2013年到2025年中国经济的趋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