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回信留言

首页>国新专题>2013>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观点精粹
郝雨凡谈中美在国际体系中的领导权之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13-03-25   来源:
  

    我并不是很同意中美在际体系当中有一个领导权之争。有没有之争?有。虽然可能中国并不想。但是的确在实质上是有的,我们提出来的叫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但是美国实际上美方普遍认为,中国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崛起的问题,而是进入了一个赶超美国的阶段,恐怕将成为美国在世界体系中领导权的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

    应该看到,不管中国怎么说,美国的精英层根据西方的历史经验断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势力增长一定会导致政治和其他方面雄心的扩展。从这样一个角度讲美国的防范信心正在加重。为什么这几年中美关系险象环生。

    中美关系的实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从竞争对手走向新的的确超越意识形态,摒弃陈旧过时的观念的新型的关系。虽然我们不敢肯定限定这种一种关系,但的确是一种新型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竞争是存在的。而且美国过去10年应该看得出来,对华政策软硬兼施。最近已经转向以硬为主。并且这种强硬的政策有常态化的趋势。

    其实美国的困难陶老师也讲到。美国国内经济越困难,它对中国施加的压力应该是越大。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有一些学者提出,其实中国应该考虑不是鼓励美国经济越来越困难,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讲恐怕去帮助美国经济复苏,恐怕美国重新回到和中国接触相对友好大的气氛里面来。

    总的来说,美国社会,美国精英层有很多猜疑,而这种猜疑越来越加深。在一定程度上讲,应该说30年前美国对中国的接触不多,但信任度远比中国大。今天虽然彼此接触频繁,但是互不信任的程度越来越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奥巴马才会提出“再平衡”的政策。而且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不管怎么说,中美的冷战其实已经悄然打响,我们应该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应该这么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的确是中国国家安全最大的潜在威胁。但是存不存在中国一定要和美国去争夺领导权,不管在物质层面,还是在价值层面,要不要去争。其实我认为中国恐怕未来一段时间主要外交的目标应该是防止美国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现在还是潜在威胁。这个要求中国对美国有一个两手策略。既要接触合作,防止过早成为美国的战略对手。又要积极的防围堵,建立强大的国内和国外的机制。对内防范美国的渗透和情报收集。对外防止美国的压力,维持我们核心利益。

    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宽泛的、灵活的对美的政策机制,既能同时包容两种不同的选择,在竞争中有共存,使其不至于脱轨,这需要智慧,需要学界提供一些学术支持。应该看到,其实美国虽然把中国看作竞争对手,并担心中国崛起后对美的意图,但现在还没有看成是美国当下的敌人。其实里面还有一些余地让我们去运作,防止双边关系的恶化。

    而且经济上现在依存度越来越高,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讲,中国的崛起产生巨大的商机对美国人也有利。长期以来美国对华一直是俯视,居高临下。现在慢慢开始学着平视中国。在这个阶段双方摩擦应该是最频繁的时候。

    应该看到构建大国关系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我们现在基调应该怎么去限定,未来有没有可能产生军事冲突,应该说是有这种可能的,这个完全取决于我们说过去的一种传统的理论认为,认为新兴的大国和传统的霸权之间一定会最后导致军事冲突。其实另外一种理论讲得很清楚,也不一定,完全取决于传统的大国愿不愿意做某种程度的让步来满足新兴大国的要求,而新兴大国也愿不愿意遵守传统大国制定的规则,并在这个规则里面做某种程度的调整。如果双方都能做到这个程度的话,恐怕战争还是可以避免的。

    从现在中美关系发展来看,其实美国对中国,特别在能源领域一些要求其实做了相当程度的让步,而且在经济层面其实也有一定程度考虑中国的核心利益。其实在有的方面,牵扯到中国领土完整这样的核心利益上,美国也没有一定给中国设置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从这种角度上讲,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其实是有可能的。中国不断向美国表明,中国长远的战略目标也不是挑战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中国也不反对民主,也不反对资本主义。华尔街一些投行经济学家做过很务实的统计,最近10年经济全球化受益最大只有两个国家,大多数国家不输不赢。就是美国和中国,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讲不是现有的体制里面规则一定要去改。在一定程度上讲竞争关系是尊在的,其实中国的确应该是学着去做一个负责任的世界级的领袖,采取一些和各国合作的策略,并且向世界表明开江扩土不是中国的需求。国际社会更愿意看中国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在这些方面中国可以用一些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愿意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当然了,同时中国也不能一味迁就,只是为了展示和平诚意而牺牲国家利益,在南海问题,在东海问题上,中国当然不能让周边国家侵蚀中国的领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动用军事力量。如果真的迫不得已,不得不动武一定做足国际舆论和公关的工作,也要出师有名。

[责任编辑:樊英武]
相关链接>>
  • 陈一新谈中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与融合
  • 陶文钊论未来十年中国的国际环境转型
  • 刘康谈中国与世界价值体系的思考
  • 黄仁伟谈从全球视野解读中国道路
  • 罗曼诺夫论作为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中国软实力之路
  • 魏柳南谈中国的软实力与去西方化
  • 辜学武论欧洲对中国崛起的心态和战略转变
  • 刘吉谈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 张维为论中国话语的崛起
  • 花建研究员谈未来十年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