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自治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田玉军,自治区党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涛,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张硕,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厅长级干部鹿毅,新疆邮政管理局副局长邓淼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石磊: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自治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新闻发布会。
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关系到群众基本生活,也关系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冬春蔬菜、粮油、畜产品等重要民生商品生产供应,持续推动邮政快递业保通保畅,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守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日前,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自治区粮油肉蛋奶果菜等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的各项政策措施。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田玉军先生,自治区党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涛先生,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张硕先生,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厅长级干部鹿毅先生,新疆邮政管理局副局长邓淼女士,请他们介绍《通知》中有关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并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首先,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田玉军先生通报《通知》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田玉军: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今年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贯彻民生至上的理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米面油、肉蛋奶、果蔬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基本民生。
当前,我区已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目前已接近年底,马上将迎来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传统消费旺季即将到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时刻牵挂着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的生产供应。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和十条措施精神,保障基本生活物资,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多措并举做好“米袋子”“菜篮子”市场供应和价格调控,全力保障好广大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自治区出台的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共包括15条,主要涉及重要民生商品的生产供应、物流配送、价格调控、市场监管等方面政策措施,包括:提升冬春蔬菜保障能力,确保粮油加工企业稳定生产,全力做好畜产品生产保供,完善重点保供企业“白名单”制度,建立保供企业快速复工复市工作机制,畅通物资运输通道,有序恢复邮政快递行业正常运行,加强监测预警,加大粮油肉菜储备投放力度,加大财政补助补贴力度,依法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宣传引导等项政策措施。
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米袋子”“菜篮子”价格、企业复商复市、困难群体保障等问题,自治区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措施,比如:为平抑粮油肉菜等农产品市场价格,提出继续投放国家临储小麦,督促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加快商品小麦销售出库,加大面粉加工企业原粮供应;如市场菜价、肉价涨幅超过30%的预警线,及时投放政府冬春蔬菜和肉类储备;对肉菜等主要农产品的市场进场交易费、保供运输车辆运费和承储企业的仓储费、贷款利息等费用给予补助或补贴等。为加快推进保供企业复商复市,提出加大对保供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首贷、信用贷、续贷、中长期贷款等,对个体工商户8万元以下小额信贷给予50%财政贴息,对因疫情遇困的可展期1年还款。为做好困难群众保障,提出落实好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自治区发改委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自治区部门会商制度,强化“米袋子”“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机制,压实各地各部门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取得成效,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石磊:
谢谢田玉军先生的介绍。
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举手示意。
新疆日报:
我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目前我区蔬菜、畜产品生产供应情况如何?自治区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今冬明春群众的“菜篮子”?谢谢!
新疆自治区党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徐涛: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自治区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下大力气抓生产、提能力、稳供给,目前全区“菜篮子”产品生产平稳,供应充足。
一是蔬菜生产保障有力。自治区连续三年下达冬储菜生产计划,加快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下大力气提升冬春蔬菜生产能力。今年我区种植的大白菜、胡萝卜、恰玛古等冬储菜面积达到105.5万亩,产量324万吨、较上年增加34万吨。目前全区共有10余万座日光温室在进行设施蔬菜生产,其中喀什地区在田生产的温室达到4万座以上,阿克苏、和田、伊犁等地也各达到1万座以上,秋冬季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约16.6万亩,预计产量45.38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1.5万亩、3.1万吨。总体来看,现有冬储菜储备量和设施蔬菜生产总量可以满足全区今冬明春蔬菜市场需求,加上疆外调入的精细蔬菜调剂补充,可保障全区各族群众“有菜吃、吃得好”。
二是畜产品市场供应量足价稳。近年来,自治区大力实施畜牧业振兴行动,持续推进肉牛肉羊增产、奶业振兴,做优做强家禽产业,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预计,今年猪牛羊存栏6070万头只、同比增长8%,猪牛羊出栏4730万头只、同比增长5%,猪牛羊禽肉、奶、禽蛋产量分别达到195万吨、229万吨、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9%、2%。肉牛产业发展迅速,牛肉自给有余。肉羊规模化养殖稳步推进,羊肉生产和供给能力持续提高,1—11月全区羊存栏量同比增长7%。奶业振兴持续推进,外销出疆乳制品20余万吨。家禽产业稳步发展,鸡蛋产量持续提升,同比增长2%。全区水产品每天上市量在300吨左右,可满足市场需求。近期畜牧业生产、销售、屠宰恢复正常,畜禽出栏速度加快,今冬明春及“两节”期间畜产品供应有保障。
我们将持续抓好深冬设施蔬菜生产,合理安排上市时间,稳步提高深冬自产蔬菜供给保障能力。继续加强牧业龙头企业协调帮扶,引导农牧民和养殖企业、养殖场加快牲畜出栏,保证畜禽屠宰场点健康运营、畜禽正常屠宰上市,满足市场供应需求。
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新华社:
我是新华社记者,我区在市场保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即将到来的岁末年初消费旺季,如何有效满足群众消费需求?谢谢!
新疆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 张硕: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随着全区商贸流通企业全面复商复市,我区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已有序恢复常态。目前,全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保障机制有力,完全可以满足各族群众日常消费需求。
一是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各级商务部门指导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等重点保供企业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针对目前的消费高峰以及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加大货源组织采购,加强地产品产销衔接,增加库存量和备货量,同时做好极端天气的防范和应对工作,确保粮油果蔬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满足市场供应需求。根据对全区125家重点商超销售、库存监测数据显示,大米、面粉、食用油、蔬菜、肉类、鸡蛋、牛奶、方便食品等12类重点商品供应充足,销售量、库存量稳定。
二是积极搭建疆外蔬菜联保联供平台。为保障今冬明春疆外蔬菜供应,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从自治区层面成立疆外蔬菜联保联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疆外蔬菜采购、调运工作。与甘肃、四川、云南、山东、海南、河南等蔬菜主产区省份建立常态化对接协调机制,目前自治区商务厅会同有关厅局已分赴相关省市,开展我区冬春蔬菜外调工作,进一步夯实乌鲁木齐、阿克苏、巴州等11个地州市疆外蔬菜产地直采渠道。目前,各地蔬菜供应充足、品类齐全,全区15个主要蔬菜批发市场日蔬菜交易量7300吨以上,其中疆外蔬菜交易量约5500吨,可完全满足全区各族群众需求。
三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储备调节作用。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肉类、蔬菜储备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储备的调节作用,促进市场供需平衡。近期,中央储备在我区已累计投放冻猪肉1738吨、冻牛羊肉1400吨,自治区层面正在组织实施肉类应急储备项目,伊犁州、阿克苏、克拉玛依等地投放政府储备肉或“惠民肉”416吨,有效增加了市场供应,稳定了市场预期。为进一步发挥好政府储备调节机制作用,各地积极组织开展肉类和冬储菜收储工作,例如,乌鲁木齐、阿勒泰、阿克苏等地有计划开展地方肉类储备1640吨;乌鲁木齐、和田、喀什等地分别收储耐储蔬菜1.8万吨、7.1万吨、7.9万吨,将有力保障各族群众买到放心肉、平价菜。
各级商务部门将充分发挥生活必需品生产、加工、流通骨干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和跨省区、跨地州协同保障,强化应急保供能力,确保今冬明春全区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量足价稳。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经济日报:
我是经济日报记者,自治区在重要民生商品市场监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关部门如何确保全区市场价格平稳有序的?谢谢!
新疆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厅长级干部 鹿毅: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两个统筹”,聚焦重要环节、重点领域,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价格开展市场巡查检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全区市场价格秩序,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变动情况,启动监测预警,确定监测品种和范围,跟踪监测准确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对消费量大幅增加、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快的商品价格加大巡查检查频次,防止价格出现异常波动。
二是注重加强协同配合。积极配合保供部门紧盯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情况,联合开展实地调研督导,依职责共同解决供应链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粮油肉蛋奶果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自治区保护供稳价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三是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广泛开展《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和价格政策的宣传教育,增强经营者的知法、守法、懂法意识。采取行政约谈、提醒告诫、责令整改、立案查处等有力措施,规范市场经营主体价格行为,引导其共同承担社会责任。严厉打击串通涨价、价格欺诈、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对性质恶劣,屡查屡犯的进行公开曝光,营造公开、透明、诚实守信的市场营商环境。
四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畅通12315投诉举报平台及其它舆情渠道,迅速核查线索,及时响应群众诉求,耐心化解矛盾、快速妥善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为群众保“价”护航。
据统计,全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1万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26.4万户次,共张贴发放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函2.8万余份,责令整改3892个。对479起涉嫌价格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停业整顿14家个体工商户。罚没款金额57.4万元。12315受理群众价格投诉举报共3302件(其中:投诉962件,举报2340件),现已办结3181件,办结率96.34%。已核查处置“石榴云12345问政”留言板共76期285件群众反映的各类价格收费诉求。
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采取有力监管措施,强化市场价格、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经营行为,以“监管+服务”方式,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维护市场秩序平稳有序提供有力保障。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中新社:
我是中新社记者,请介绍一下目前全疆邮政快递业复工复产的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谢谢!
新疆邮政管理局副局长 邓淼: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自治区高度重视邮政快递行业保通保畅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动行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全疆大部分地州市邮政快递业务都逐步恢复,已有3355个网点正常运行,2.6万余名从业人员返岗复工,11月中旬至今已处理积压邮件快件280余万件。近期,在加快处理积压邮件快件的同时,邮政、快递企业积极参与地方保供工作,乌鲁木齐市邮政、顺丰、京东投递中小学教材5.79万件;阿克苏地区顺丰、京东、中通等企业运输农特产品43万件,共计2153吨。
当前,各邮政、快递企业正集中力量处理疆内积压件,随着末端收投服务正常和积压件的快速处理,进疆邮件快件渠道也在逐步恢复。下一步,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将指导邮政快递企业全面畅通网络,加大人员、运力、场地、设备投入,解决行业运行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邮政快递行业全面恢复运行。
鉴于目前积压邮件快件处置需要有个过程,加之现在冰雪天气,邮件快件转运、投递速度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也希望广大用户能给予快递小哥一些理解和包容。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尽快将邮件快件送到大家手中。
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石磊: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