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回信留言

首页>新闻发布>地方新闻发布>湖南
湖南举行202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22-01-24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1月24日,湖南举行2021年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湖南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文杰,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刘顺国,湖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黎雁南,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党组成员、副总队长李建伟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湖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姚伟红主持发布会。

  湖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姚伟红: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文杰女士,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刘顺国先生,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黎雁南先生,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党组成员、副总队长李建伟先生,向大家介绍2021年度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民生调查等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请刘文杰女士发布2021年度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湖南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文杰: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有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63.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22.92亿元,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8126.09亿元,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23614.08亿元,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

  一、产业发展保持平稳。一是农业生产较快增长。202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6.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268.92万吨,增长3.9%;油菜籽产量230.25万吨,增长0.7%;水果产量1193.64万吨,增长3.7%。二是工业生产企稳回升。2021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6.6%,比前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快0.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3%。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突出,增加值增长13.7%,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1—11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806.24亿元,增长20.9%,两年平均增长12.5%。34个大类行业中,30个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8.2%,同比提高17.6个百分点。

  二、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一是投资稳定增长。202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0.1%、14%和4.3%。扩投资“十大行动”成效显现,产业项目投资增长11.3%。市场信心不断恢复,民间投资增长9.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二是消费持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96.85亿元,增长14.4%,两年平均增长5.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石油及制品、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0%和10.2%,化妆品、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8%、14.7%和15.6%。

  三、“三个高地”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2021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7.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占规模工业比重为13.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航空航天器及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90.8%、23.6%和24.2%。二是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双突破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70.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7.5%,比工业投资快3.2个百分点。三是开放发展势头向好。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7.3%,其中出口增长27.5%。全省实际到位内资11280.31亿元,增长29.1%,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4.15亿美元,增长72.3%。

  四、发展质效稳步提升。一是市场活力不断激发。2021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92.09万户,同比增长17.5%。二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长较快。2021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3%。网上零售额(按卖家分)增长12.5%,在互联网销售持续增长带动下,快递业务量增长34.4%。规模工业中,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微型计算机设备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3.8%、45.5%、53.9%和60.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零售额分别增长61.9%和17.6%。1—11月,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4.1%;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8.8%、27.4%。三是园区经济增长加快。2021年,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快于规模工业增速1.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为69.8%,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四是财政金融保持平稳。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0.69亿元,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4.0%;非税收入占比30.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2891.04亿元,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9.3%;贷款余额55845.04亿元,增长13.0%,两年平均增长14.7%。五是企业效益总体向好。1—11月,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9.56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6.02亿元,增长36.8%。

  五、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一是民生支出力度较大。2021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七成以上。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5.3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2.5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89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6%、141.7%和138.9%。三是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20件民生实事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全省建成贫困地区芙蓉学校101所,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3.5万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2万件,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6.2万人次。

  总体来看,2021年全省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全面实现预期目标,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新冠病毒加速变异使全球疫情演变充满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省经济发展自身的阶段性结构性矛盾叠加部分行业周期性影响,经济恢复性增长压力加大。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六稳”“六保”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姚伟红:

  感谢刘文杰女士的发布。接下来,请刘顺国先生发布2021年湖南民生调查情况。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刘顺国: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省经济发展呈现“稳、进、高、新”特点,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农业生产、居民收支、市场价格等主要民生调查指标稳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了第一步、见到了新气象。

  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全省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双双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湖南力量”。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3074.4万吨(614.9亿斤),比上年增加59.2万吨(11.8亿斤),增长2.0%,创六年新高。其中,夏粮产量45.2万吨(9.0亿斤),增长4.7%;早稻产量743.8万吨(148.8亿斤),增长3.5%;秋粮产量2285.4万吨(457.1亿斤),增长1.4%。全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430.7公斤/亩,比上年增加8.0公斤,增长1.9%。

  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758.4千公顷(7137.6万亩),比上年增加3.6千公顷(5.4万亩),增长0.1%。其中,稻谷面积3971.1千公顷(5956.7万亩),比上年减少22.8千公顷(34.1万亩),下降0.6%;旱粮面积787.3千公顷(1180.9万亩),比上年增加26.4千公顷(39.6万亩),增长3.5%。

  二、生猪生产较快增长

  全年全省生猪出栏6121.8万头,比上年增长31.4%。年末生猪存栏4202.0万头,同比增长12.5%,其中,能繁母猪368.1万头,增长4.7%。全年生猪出栏量和年末生猪存栏量均创五年新高。

  受市场供应持续增加影响,全省生猪价格自1月份起连续10个月下降,均价由1月份的36.6元/公斤下跌至10月份的13.2元/公斤,降幅达63.9%。11月份开始回升,为18.4元/公斤,12月份为18.8元/公斤。当前,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559.7万吨,比上年增长23.7%。其中,猪肉产量443.1万吨,增长31.2%;牛肉产量21.3万吨,增长3.9%;羊肉产量17.5万吨,增长8.7%;禽肉产量77.8万吨,下降0.5%。禽蛋产量117.9万吨,下降0.8%。

  三、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两年平均名义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两年平均实际增长6.0%,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类别看,四大类收入全面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15927元,增长8.6%;经营净收入6709元,增长11.2%;财产净收入2413元,增长8.4%;转移净收入6943元,增长7.6%。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66元,比上年增长7.6%,增幅较上年扩大2.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18295元,增长10.3%,高于城镇2.7个百分点,增幅较上年扩大2.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为2.45,比上年缩小0.06。

  按区域分,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湘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24元,比上年增长8.1%;洞庭湖地区(岳阳、常德、益阳)29165元,增长9.3%;湘南地区(衡阳、郴州、永州)29543元,增长8.7%;大湘西地区(邵阳、怀化、张家界、娄底、湘西)22190元,增长9.2%。

  四、居民消费逐步回升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798元,比上年增长8.6%,两年平均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两年平均实际增长4.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737元,增长7.8%;衣着支出1329元,增长7.5%;居住支出4812元,增长8.5%;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411元,增长9.5%;交通通信支出2891元,增长5.3%;教育文化娱乐支出3061元,增长18.3%;医疗保健支出2122元,增长4.3%;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435元,增长4.5%。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94元,比上年增长5.6%,增幅较上年扩大6.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951元,增长13.2%,较上年扩大6.0个百分点。

  五、市场价格总体稳定

  2021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5%,低于3.0%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分类别看,呈现“六涨两跌”态势。其中,交通通信价格上涨4.8%,居住上涨1.2%,教育文化娱乐上涨1.0%,医疗保健上涨0.7%,衣着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2.1%,食品烟酒下降2.0%。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1%,鲜果价格上涨3.5%,鲜菜价格上涨4.6%,猪肉价格下降31.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8%,与全国持平。12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

  2021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5.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1%,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2.2和2.9个百分点。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0%、9.7%,涨幅比上月缩小1.5和1.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2021年全省经济运行恢复向好,民生福祉继续改善。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的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全省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姚伟红:

  感谢刘顺国先生的发布。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示意。

  湖南卫视记者:

  如何看待2021年全省的经济形势?

  刘文杰: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年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1.发展基础更加稳固。2021年,全省经济比上年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7%,比全国两年平均增速高0.6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产业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8.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9%。内需稳定恢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8%、14.4%和22.6%,两年平均增长7.8%、5.6%和17.3%。就业物价稳定,城镇新增就业75.3万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

  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协同发展,2021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4:39.3:51.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比为30.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7%,分别快于规模工业增速12.6个和5.3个百分点。创新投资动力较足,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6%,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7.5%,分别快于全部投资增速7.6个和9.5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较为活跃,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17.6%、18.5%和61.9%。

  3.运行质量效益改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显效,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提高。市场主体活力释放,2021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比上年增长17.5%,日均新增市场主体2500家以上。财政收入质量改善,税收收入增长9.1%,快于地方收入增速1.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企业效益稳步改善,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2%和36.8%。民生保障有力,得益于经济持续恢复和就业总体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6%,略高于经济增速。

  4.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在创新驱动发展带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较快增长。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占GDP的比重达23.9%,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5.7%。线上线下消费加快融合,网上零售额突破2000亿元,增长12.5%,带动快递业务量增长34.4%。技术含量高、绿色低碳的新产品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45.5%、60.3%和1.1倍。

  湖南日报记者:

  2021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有哪些有利因素?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党组成员、副总队长李建伟:

  粮食是百业之基,湖南是粮食大省,2021年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创六年新高,成绩得来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是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基于以下有利因素:

  一是播种面积连续增加。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行种植结构调整,加大抛荒治理力度,稳定粮食面积。202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7137.6万亩,比上年增加5.4万亩,增长0.1%,连续两年增加。

  二是单产增加潜力加大。全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粮食单产水平提高潜力增大。加之气候条件较好,粮食亩产较上年增加。2021年,全省粮食亩产430.7公斤,比上年增加8.0公斤,增长1.9%。

  三是政策机制保障充分。全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有效落实,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推进政策进一步落地,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加大,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湖南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全国4.5%的粮食,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了“湖南力量”。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省居民收入增长8.9%有哪些支撑因素?

  李建伟:

  2021年,湖南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实现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政策目标。2021年,湖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3元,突破3万元大关;较上年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7.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66元,较上年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5元,较上年增长10.3%。增长的支撑因素包括:

  一是经济平稳运行,居民增收有基础。全省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稳固坚实。农业生产的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产量、面积、单产“三增”,生猪存、出栏均超过2017年同期水平。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好转,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服务业延续恢复态势。

  二是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工资增长有动力。城镇新增就业任务超额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上年较快增长,超额完成全省脱贫人口务工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927元,较上年增长8.6%,两年平均增长7.0%。

  三是助企红利持续释放,经营收入增长有活力。随着减税降费、企业帮扶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全省消费市场活力不断激发,经营净收入增长在四大项收入中表现亮眼。全年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709元,较上年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9.4%。

  四是惠民政策不断升级,转移净收入增长有保障。财政保障有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七成以上。基本养老金上调,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进一步得到保障。城市低保最低指导标准和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较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提高到4300元/年,为居民基本生活兜住了底线。全年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6943元,较上年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7.0%。

  红网记者:

  请介绍下2021年全省工业生产取得的成效,下阶段推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的着力点在哪?

  湖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黎雁南:

  2021年,全省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目标,着力抓企业、兴产业、强产业链,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八大工程”,大力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工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月度增速虽有波动,但整体增长平稳,全年增速为8.4%,两年平均增速为6.6%,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长8.6%,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3%。

  二是推进转型升级态势良好。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增加值增长13.7%,比规模工业高5.3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9.7%,拉动规模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增长21%,比规模工业快12.6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1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集成电路产量增长65.3%,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60.3%,锂离子电池增长53.9%,工业机器人增长45.5%。集聚发展水平提升,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1%,比规模工业快1.7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69.8%,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效益总体较好。1—11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2%,两年平均增长9.5%。39个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利润总额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6.9%。

  下阶段,推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应四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先进制造业引领作用。认真落实《湖南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加强对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完善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对工业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着力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三大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石化、有色、食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三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四是加大制造业投资力度。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招引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着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培优育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姚伟红:

  各位记者朋友,去年来,我省积极有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全省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取得“十四五”的“开门红”。今天的发布会干货满满、亮点多多,还请各位记者朋友加大报道力度,将这些沉甸甸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的报道,为我省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司马屹杰]
相关链接>>
  • 湖南举行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 湖南举行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 湖南举行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 “三湘民营企业百强榜”发布会
  • 湖南举行2021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发布会
  • 湖南举行“迎接党代会 谱写新篇章”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