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12月27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北斗三号系统运控总设计师陈金平介绍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提供全球服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赵一帆 摄)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赵一帆 摄)
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张馨 摄)
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张馨 摄)
北斗三号系统运控总设计师陈金平(张馨 摄)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赵一帆 摄)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邀请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彭博社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香港中外新闻社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日本电视台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环球时报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赵一帆 摄)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提供全球服务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先生;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先生;北斗三号系统运控总设计师陈金平先生。
下面,我们先请冉主任做介绍。
2018-12-27 15:01:44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赵一帆 摄)
冉承其: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我的三位同事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在此,我向大家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今日起提供全球服务。
2018-12-27 15:03:30
冉承其: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动研制,按“三步走”战略,实施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2012年的今天,北斗开通亚太服务;6年后的今天,北斗开启全球时代。北斗团队始终弘扬“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实现区域服务稳中有升,建成全球核心星座,带动我国航天能力整体跃升。
2018-12-27 15:06:12
冉承其:
今年是北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是高强密度组网形成全球服务能力,一年内完成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我国同一型号航天发射的新纪录。二是高可靠运行确保稳定服务,发射备份卫星,精化轨控策略,服务性能稳中有升。三是高标准打造国际合作新亮点,成功主办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大会发布西安倡议。签署中俄卫星导航合作政府间协定。建成首个海外北斗/GNSS中心。四是高精度特色带动应用新突破,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
今天,同步发布新版北斗公开服务性能规范(2.0版)。经全球范围测试评估,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为:
系统服务区:全球;
定位精度:水平10米、高程10米(95%置信度);
测速精度:0.2米每秒(95%置信度);
授时精度:20纳秒(95%置信度);
系统服务可用性:优于95%。
其中,亚太地区,定位精度水平5米、高程5米(95%置信度)。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统服务。
这里,我展示两张图片。第一张是北斗全球服务可用性示意图,颜色越浅,可用性越高,可以看到,北斗全球服务可用性均在95%以上。第二张是全球典型区域北斗星空图,红点代表各区域上空的可视北斗卫星。今天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北斗将始终伴你左右。
北斗已得到广泛应用,正走出国门惠及世界。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从业单位达14000家、人员超过50万人,形成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鄂豫湘、川陕渝五大产业区,涌现出一批有实力的卫星导航企业。自主北斗芯片跨入28纳米工艺时代,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5.4万件,居全球第一。二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交通运输、海洋渔业等应用走深走实,全国已有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6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8万辆公交车,3230座内河导航设施,2960座海上导航设施,使用北斗。港珠澳大桥采用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系统,保障安全运行。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大部分支持北斗。北斗前装车辆超过200万辆。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智能驾驶汽车,有望2019年上市。三是国际化实现新突破。北斗已服务于俄罗斯、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科威特、阿尔及利亚、乌干达等国家,收获良好口碑。北斗已加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国际民航组织批准北斗星基增强服务商标识号和标准时间标识号,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将北斗纳入全球卫星搜救系统计划。有关详情,可参看《北斗系统应用案例》和《北斗系统发展报告(3.0版)》。
北斗提供全球服务,是建设的一大步,也是发展的新起点。到2020年,将继续发射11颗北斗三号和1颗北斗二号卫星,完成全面建设,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2035年还将建成以北斗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北斗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谢谢!
2018-12-27 15:06:48
胡凯红:
谢谢冉主任,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按惯例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8-12-27 15:08:3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想问一下,北斗三号系统与北斗二号系统相比,它的功能和性能上有哪些提升和扩展呢?
2018-12-27 15:15:47
冉承其:
从北斗二号系统到北斗三号系统,我们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北斗三号系统的服务区域扩展到全球,性能指标大幅提升,功能也得到显著增强。相较于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有四方面的性能提升:
一是更高的精度。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后,全球定位精度10米;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由原来的6米提升至5米;二是更强的原子钟。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铷原子钟天稳定度为10-14量级,氢原子钟天稳定度为10-15量级。三是更新的技术。北斗三号卫星通过采用新的技术,空间信号精度(SIS URE)优于0.5m。四是更优的信号。北斗三号卫星增加了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B1C,同时,在全球系统中将B2I信号升级为性能更优的B2a信号。
北斗三号系统还有三方面的新增功能:一是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基础上,将按照国际民航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二是按照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标准,提供国际搜索救援服务。三是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基础上,将服务容量提升10倍,用户机发射功率降低10倍,短报文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2018-12-27 15:18:12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中国日报记者:
谢谢主持人,刚才冉主任在发言中谈到北斗三号基本系统今天建成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连续和稳定的服务。我想请问,咱们为这项工作前期做了哪些准备?谢谢。
2018-12-27 15:18:58
冉承其:
优化卫星发射计划尽早提供服务。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优化卫星发射计划,在2018年底前共发射了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1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完成北斗三号核心星座组网部署,可为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连续稳定服务。
持续提升北斗系统服务性能。不断提升北斗系统精度、可靠性、连续性、完好性等基本服务性能。同东盟、阿盟等国家和地区,共同推动建设增强系统和监测评估网络,大幅提升北斗系统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服务性能。
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北斗知识服务。和阿盟、泰国等国家和组织共建北斗中心。2018年4月,首个北斗海外中心落地突尼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和科技普及。
推动北斗产品落地生根。北斗高精度基础产品已经输出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为这些国家提供芯片、模块、终端、软件、服务一揽子应用解决方案。在东盟、阿盟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应用合作,为中俄跨境运输、巴基斯坦国家位置网、缅甸大湄公河监管、老挝精细农业等成功提供应用解决方案。
2018-12-27 15:21:22
彭博社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彭博社记者:
为了实现北斗全球的服务,还需要做些什么?在2020年之前做到这些,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北斗的覆盖范围以及服务性能同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相比有什么不同?
2018-12-27 15:23:30
冉承其:
北斗是一个提供全球服务的系统,现在全世界一共有四个系统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以及中国的北斗,这四个系统在覆盖范围、系统性能上是相当的,中国的北斗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第一个问题,我们除了提供全球服务以外,继续保留了传统的北斗特色服务。特色服务是什么?短报文和位置报告。我们大大提升了这样的功能性能,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把导航和通信技术在一个系统中实现。这个特色服务是其他三大系统不具备的。另外,我们采用了很多新兴的技术,比如构建了天上卫星之间互相联系的星间链路系统,还有就是在核心技术上,相对北斗二号相比有很大的提升。可以这么讲,其他三大系统有很好的性能,我们北斗同样具备,并且我们也希望通过合作,更好地促进各自系统的发展。谢谢。
第二个问题,关于北斗三号后续要做的工作,大概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层面,因为我们今天只是基本系统提供了服务。在基本系统上可以提供10米精度的服务,从北斗的追求目标来讲,我们还要继续提高性能。所以,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到2020年前后把现在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一倍或者更多。第二个层面,我们要大大地拓展北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扩展应用,便于我们更好地可以为全球提供服务。第三个层面,我们新的技术,比如搜救和星基增强的服务,也是我们后续要重点加强和推广的。
2018-12-27 15:27:06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科技日报记者:
刚刚冉主任介绍了北斗系统这一年内实现了创记录的高密度组网,请问这样的密集发射是怎样实现的?另外还想请各位专家简单介绍一下北斗三号系统实现的技术突破?谢谢。
2018-12-27 15:43:06
冉承其:
谢谢。今天我有三位同事在这里,他们可能比我回答得更专业。首先请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也是我们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先生来回答。
2018-12-27 15:45:41
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张馨 摄)
谢军:
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一下。北斗三号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卫星是如何实现密集发射、快速组网的。我们都知道,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多星组网的系统,一颗卫星上去不能提供服务,一定要成群地上去,所以围绕着北斗系统的建设目标,我们在任务初期就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策划,把所进行的工作项目进行了分解,对用户需求、任务要求也进行了详细分解,同时做了很好的、全面的风险控制等分析工作。
第二方面,要实现卫星的密集发射,产品一定要组批生产,所以我们在元器件、原材料等一些基础保障工作上,围绕着工程系统建设的卫星数量,提前做好了相应储备。同时,我们在技术和计划流程上还做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在卫星研制的流程上,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流程,多星的研制、发射和单星是有差异的,一定要开创性地、创新性地制定我们的计划流程和技术流程。我们通过计划流程和技术流程的优化,整个研制周期相对于以往的卫星缩短了近1/3,也就是30%。同时,我们还采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方法,比如发射场的远程测试,可以大大地减少发射场的工作人员数量,缩短发射场的测试时间。这样既保证了发射场的工作能够正常运行,同时也保证了工厂里多颗卫星可以并行研制,不出现人员上的冲突。
除此之外,整个产品的质量控制也坚持中国航天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坚持零缺陷的理念,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我们形成了一支队伍,多项任务并行开展,统一、协调进行工作,形成了这样的管理模式。这几年下来,确保我们在这一年完成19颗卫星的密集发射,实现了中国航天工业转型的标志性实践。谢谢大家。
2018-12-27 15:48:26
冉承其:
谢谢谢总。关于技术突破方面,我也想请另一位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先生回答。
2018-12-27 15:57:00
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张馨 摄)
林宝军: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北斗三号卫星在技术上的突破。我们在研制北斗三号的时候,确实遇到了很多难题,我们攻克了100多项相关技术,今天在这里,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三项突破:
第一项突破是在时频方面。我们突破了新型氢原子钟以及原子钟的无缝切换技术,可以说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这项技术也是决定整个导航精度的一个核心技术。这项突破使导航系统的时频精度提高了一个量级。
另外,使我们的原子钟可以连续无缝、不间断地工作,这使北斗系统运行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更稳定、连续、不间断,性能会更好。
第二项突破是星间链路技术。为了使北斗从区域走向全球,全球首创突破了Ka频段这种测量型的星间链路技术。这项技术使我们所有北斗卫星连成一个大网,每颗星之间可以“通话”,可以测距,一星通、星星通,使卫星定位的精度大幅度提高。另外,各个卫星的星载原子钟之间可以同步走,也就是提高了整个导航系统时间同步的精度。
第三项突破是在信号设计方面。我们设计了全新的信号体制,在高精度的信号生成、信号播发以及设备稳定度等方面也获得了突破。我相信,北斗三号系统在信号质量、精度以及稳定性方面,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感受。谢谢。
2018-12-27 15:59:57
冉承其:
谢谢林总。
2018-12-27 16:06:43
香港中外新闻社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香港中外新闻社记者:
作为国家重大空间信息基础建设,北斗系统已经进入了全球主导的新阶段,成为一张国家名片。请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谢谢。
2018-12-27 16:07:04
冉承其:
谢谢。我们现在的北斗系统其实有两个系统,叫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今天之前,在天上运行的系统叫北斗二号系统,它是一个性能先进、但区域只覆盖亚太区域的系统。现在的总体性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最好的定位精度,去年以前是6米、今年可以到5米。今天正式宣布开通北斗三号系统,是向全球提供10米的定位精度,目前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水平。
此外,我们还有更多的优势,现在可以提供服务的是北斗二号加北斗三号两个系统,所以跟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我们非常有信心保持很好的性能。另外,我要特别强调,我们有很多新增的服务,或者说是其他系统不太具备的中国特色服务,我们继续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从后续发展来讲,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后续组网卫星的补充发射,还有两年的时间,继续把相应的算法、地面控制做深做好。我们也非常有信心,跟其他国外卫星导航系统一起进步,把性能做得更好。我们也期待两年之后,给大家再展示一个性能更好的北斗系统。谢谢。
2018-12-27 16:08:14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中国新闻社记者:
谢谢主持人。今天开始北斗将提供全球服务,这项服务难度也不低,请问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北斗三号系统如何才能保持系统平稳运行?
2018-12-27 16:14:29
冉承其:
谢谢。这个问题,请我的同事北斗三号系统运控总设计师陈金平先生回答,他回答得更专业一点。
2018-12-27 16:15:53
北斗三号系统运控总设计师陈金平(张馨 摄)
陈金平:
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很高兴能为大家回答有关北斗的问题。
稳定运行一直是北斗系统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北斗三号系统中,我们主要强化落实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方案设计方面,我们强化落实了系统的高可靠性设计,卫星系统也好、地面系统也好,包括星座组网,我们都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冗余配置设计,这样能确保北斗星座的稳定运行。
第二,在研制实现方面,我们高度重视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对于在轨卫星的状态,各类地面站的状态,包括空间信号服务的状态,都建立了一整套的状态监测和故障处置机制,这样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将这种健康信息及时向广大用户告知。
第三,在运行管理方面,我们强化落实了多方协同管理,包括系统运行管理的总体单位和卫星的研制单位,还有地面设施的研制单位,我们建立了多方联保机制,制定了一系列运行、维护方案和故障处置预案,这样确保了北斗系统运行管理科学、高效。
另外,我们还强化落实了外部的独立监测评估,建立了一套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所监测系统的状态,同时,能够准确地评估系统的服务性能,这样确保北斗系统为广大用户提供可信服务。
请大家放心,多支持北斗,多使用北斗,我们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能力,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可靠服务。谢谢。
2018-12-27 16:16:48
冉承其:
谢谢陈总。接着陈总的话,我补充一句。举个例子,我们从2012年12月27号开通服务到今天,北斗系统一分一秒都没有中断。第二,北斗系统的性能从10米逐渐提升到今天发布的5米,可以证明,北斗系统是一个性能稳定、服务优秀的系统。谢谢。
2018-12-27 16:24:59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光明日报记者:
谢谢主持人。想请问冉主任,我国北斗系统在短短一年内就完成了19颗卫星的发射组网,您觉得是靠什么实现的呢?谢谢。
2018-12-27 16:27:11
冉承其:
谢谢。谈到靠什么实现,我想大家都知道,“两弹一星”精神是整个中国航天人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我刚刚在报告里讲到,我们北斗还有自己独创的北斗精神。
在自主创新方面,从实施北斗系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坚持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人员,来解决核心技术产品。同时,不受现有技术体制的限制,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我刚刚举的例子,星间链路就是我们的原创,在全世界卫星导航系统里都是原创。比如我们核心的星载原子钟,就是依靠我们中国自己的力量,从10的负13次方量级精度提高到负14次方,然后到负15次方。什么概念?我们从30万年差一秒,扩展到今天的300万年差一秒,未来的目标是3000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差一秒。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其它的新型技术。
在团结协作方面,我们做了什么?应该讲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北斗二号系统的时候是三万多家单位,一共是八万人,核心有三百多家。北斗三号系统的时候是十万人的队伍。千军万马一件事,我们是集中核心力量把我们的核心技术解决掉。
在攻坚克难方面,我们碰到很多核心的技术难题,刚才谢总、林总也都讲到了我们碰到的很多困难,最后我们还是矢志不渝,坚持解决了问题。其中也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年我们实现19星发射,这在全世界来讲,都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能够完成?是靠我们的团队。比如我们有一个卫星的老总,为了今年的发射,带领他的团队一年200多天都在发射基地呆着,从来没有出过西昌一步,只有在上个月也就是11月19号,完成最后一次卫星的发射后才返回北京。
最后,在追求卓越方面,刚才讲了,我们在北斗系统的发展和进步创新上,永无止境、追求极致是全体北斗人的目标。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才能够把今天的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以及未来的卫星导航系统做得更高、更好。我想,北斗精神的写照,充分反映了我们北斗团队的面貌。
所以,正是靠着我们坚强的北斗人,靠着我们坚强的团队,完成了这样的任务,后面我们依然会充满信心。谢谢。
2018-12-27 16:27:40
日本电视台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日本电视台记者:
我想确认一下,北斗三号系统要几个卫星来组建北斗三号系统?还有,要开通北斗三号的原因是上个月又发射了两个卫星,所以从今天开始三号系统可以使用?
2018-12-27 17:01:10
冉承其:
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我们北斗三号系统,我刚刚讲了从我宣布开始,你们就可以使用北斗三号系统,全世界都可以使用。我们把所有的卫星都置于可用状态,这个卫星的性能好坏,我今天讲了大家可以靠自己的实践去证明,全世界都能收到北斗卫星的信号,北斗的好与坏,我想交由全世界的用户去评价。
北斗三号整个星座设计,我们按照原有的设计是三个轨道面一共是30颗卫星,这个星座的设计是一个独创的设计,三个轨道面、三种星座,目前我们完成了19颗卫星的发射,这19颗卫星已经具备提供全球服务的能力。你会问到19颗卫星和30颗卫星是什么关系?剩下的卫星就是指我们提供更多的在轨备份卫星让系统更加好用。我们既然是一个向全世界提供服务的、公开承诺的系统,那么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我们地面系统建得更好、卫星数量更多,联合起来提供一个更好的服务。所以我想后续的发展计划方面,我们有很好的考虑,我们非常有信心在2020年之前完成后续的组网发射。谢谢。
2018-12-27 17:07:24
环球时报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环球时报记者:
您刚才说,全球用户都可以来验证一下北斗系统是多么好用,您能不能举一个场景,就是我们老百姓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能体验北斗三号提供精确服务,我们的生活跟之前相比,会有哪些改变?
2018-12-27 17:18:06
冉承其: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经常会碰到朋友问我,冉主任你天天搞北斗,我们怎么从来都感受不到北斗,北斗和百度有什么关系?其实我想说明的是,北斗系统做出了巨大贡献,都在为大家提供服务,但它是一个无名英雄。我们经常感受不到北斗提供的服务,为什么呢?因为北斗系统提供的卫星导航服务跟其他卫星导航一样,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是以手机芯片的形式存在于手机里面,也就意味着手机制造商如果在芯片里做进北斗,你就能感受到北斗的应用。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全世界绝大部分的智能手机芯片都已经采用了支持北斗的芯片。因为我们北斗系统已进入到3GPP国际移动通信组织,所以说北斗系统提供系统服务,是在大家不了解、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
另外,从系统性能来讲,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测试,比如空中、地面等,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做这个承诺。百度、高德这类地图软件是依据卫星导航提供的服务与电子地图结合使用,所以大家更多感受到的是地图提供的服务,其实背后离不开卫星导航无名英雄般的默默贡献。
2018-12-27 17:18:32
胡凯红: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今天发布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四位发布人,谢谢各位。
2018-12-27 17: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