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主席台(吴晓山 摄)
2016年2月2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科技改革和创新发展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科技创新前所未有
万钢表示,“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系列重大部署,中央和国务院数十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科技创新,改革举措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万钢强调,经过近5年的努力,重大成果和顶尖人才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步入“三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科技创新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强大支撑。
“十二五”期间中国科技发展取得四大成就
万钢表示,“十二五”以来,从发展方面看,科技创新加速突破应用,正在推动新动能不断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凤凰涅槃,主要取得四个方面成就:
一是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重大科技项目形成新产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0.9%增加到55.1%。
二是战略高技术贴近民生进入市场,创造新市场新消费。
三是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杰出人才和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四是区域创新更加活跃,形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十二五”期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四项突破性进展
万钢表示,“十二五”以来,我国围绕资源配置、计划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评价等方面,中央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二是科技管理改革取得重要的突破。
三是破除科技成果转化制度障碍。
四是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是国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基础研究、前沿探索是一个国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这些年来,我们在尽可能地提高基础研究的投入。万钢从四个方面作了介绍:
首先,要完善支持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在新的科技计划体系当中,有三个重要的部分支持基础研究。一是加强面上的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科技工作者的自由探索。二是聚焦重大需求,重点研发计划对面向未来的量子通讯、生命科学、干细胞、环境保护等方面基础研究进行重点支持。三是在“全链条一体化”的设计中,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经济社会包括产业领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时也统筹考虑基础研究。
第二,要强化前瞻布局。对一些面向未来的探索,包括物质科学、中微子探索、引力波探索都要有一些部署,按照我们的国力给予相应的部署。
第三,要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建设,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以及各行业当中建立在企业的重点实验室。
第四,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都加强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包括我们国家科技计划当中专门有针对于35岁以下青年人的支持。
万钢强调,我们在全社会研发投入,特别是企业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还比较少。要想把这块提上去,就要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我们的企业正在逐步感受到原创能力的提升要依靠基础研究的投入。
开放合作的三个方面是科技计划改革的重点内容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开放合作已是科技计划改革的一个重点内容,大概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发布重点研发计划指南允许国际合作伙伴共同申请。
第二,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第三,加强青年科学家和留学生之间的合作。
万钢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法》主要解决了四个问题:第一,科技成果处置收益权的问题。第二,分享激励的问题。第三,促进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第四,加强科技服务。
科技部确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具体实施三项工作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重要的社会创新活动,尤其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对于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科技部将具体实施三项工作:
第一,要引领众创空间越来越多地向实体经济发展。
第二,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开放市场资源、装备资源,包括销售和采购资源,和中小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广大创客共同创新创业。
第三,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众创空间,开放科技资源、设备、人力资源,带领青年人创新创业。
万钢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人们创造了很大的机遇,这是一个新的动能,发展众创空间要促进它更好地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带动整个经济转型升级,更多的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形成一个人才交通交流的机制。
落实科研资金管理规定要从三方面入手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关于科技资金的使用问题,我们一直在研究和实践,科研经费既用得更好,用得更符合规律,更能够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又不能违规乱用,这是需要把握平衡的。最重要的还是科研人员加强自律,我们要更好地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
万钢指出,去年我们重点做好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科研资金管理11号文的落实。首先,各类科研题目要按照题目的性质来确定预算。一方面科研预算要更多地符合规律。第二方面,要自觉遵守八项规定,把每一分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第三方面,对于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用到生产上去产生的价值要放开放活,使他们的成果更多地体现社会价值,更多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更加体现自身的价值。
万钢强调,任何改革的部署都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需要我们花巨大的精力,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不断探索新经验,努力使广大科技人员满意。也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们多给我们反映具体问题、实际情况,从这些情况当中就给我们很多启示、灵感,帮助我们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