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新专栏>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深入解读
 
 
不断深化中国价值哲学研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scio.gov.cn   2019-03-18   来源: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经过近40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视域,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涵,滋养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在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扎根中华文化沃土,紧盯科技发展前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确价值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图为山东省荣成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中的景观。

  (人民视觉)

  价值哲学研究与人的觉醒和主体性自觉紧密相连。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伴随改革开放进程而展开并不断发展。在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认真总结已有成果,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在不断深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取得的主要成果

  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缘起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视域。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开始较为系统地开展价值论研究,拉开了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大幕。经过近40年的探索,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一系列成果。广大价值哲学研究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构建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视域。例如,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得出价值产生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结论,认为价值合理性和真实性源自人类实践的现实性和客观性。这不仅将价值认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而且从价值论视角深化了对实践活动的理解。

  丰富和深化唯物史观的内涵。以往,人们将认识仅限于事实领域,只谈主观观念反映客观现实,缺乏人所需要的价值尺度。实际上,世界上许多看似客观、外在的东西,对人的意义是千差万别的。既然人的现实需要和主观目的性是社会运动中的现实存在,那么,忽视这种现实存在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主观任意性。这种主观任意性导致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发展进程。应当看到,人的需要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在个人形式上有主观性,但作为社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价值则是社会历史进程的真实尺度。对于实践活动而言,只有区分事实与价值,才能更好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意向性取向和规范,以及由人的价值需求支撑的取向和规范最终如何激发人们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丰富和深化了唯物史观关于价值和实践的内涵。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滋养。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分,并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对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念,如“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价值。它们与时携行,反映出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命体验、观念思考和价值追求,彰显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内涵和实质,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因而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思想文化价值滋养。同时,它们对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有助于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

  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近40年发展,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学科发展尚不够成熟、缺少系统性强的研究成果等。

  价值评价尺度及其有效性研究有待加强。价值取向具有主观性维度,不同价值取向的意义和境界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构成价值评价的必要性。根据唯物史观,我们要在现实实践基础上找寻价值评价的尺度,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明晰价值评价的标准。那么,怎样在价值评价尺度与社会发展趋势之间建立有效的理论阐释?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更好确立价值评价尺度,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这事关对全社会进行更有效的价值引导,事关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话语权,值得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予以特别关注、展开深入研究。

  价值多元与价值共识的关系问题研究有待深入。一方面,人类价值取向的主观形态决定了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另一方面,共同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活动为价值观缘起提供了共同的社会基础。否认共同价值观和忽视价值多元性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如何认识和把握价值多元与价值共识之间的关系,值得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展开深入研究。

  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待提升。目前,中国价值哲学的国际影响力较形成之初有了明显提升,一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我国一些价值哲学研究者已跻身国际价值理论研究组织,并居于重要位置。然而,受发展时间较短、发展不够充分等因素限制,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还不够强,在国际上的声音还不够响亮,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进一步提升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需要着力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从学科建设做起,加快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

  研究的重点方向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呈现新气象,为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提供了强劲动力。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时代需求,在提升理论自洽性的同时更加关注现实问题,从价值论视角和高度引导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确立正确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作为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作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提供与时俱进的动力。中国价值哲学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矛盾、新要求中找寻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创新点。譬如,在新时代,人们的价值视野将更加开阔、更加面向科技和人文发展的现实关怀,人们的价值取向将更加包容、更加具有共同体意识,人们的价值态度将更加从容、更加理性平和,人们的价值目标将更加密切地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

  传承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应紧密结合时代要求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用生生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中国人的价值理念,使全社会的价值理想更加崇高、更为丰盈、更具生命力。同时,加强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进而阐明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理想追求和价值理念,提供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价值表达。特别是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阐明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价值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达到强基固本的效果。

  关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价值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带来哲学形态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关于具体生活的价值判断,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手段所涉及的价值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同时,人们的价值观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越来越大的挑战。这要求新时代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紧跟人类实践活动,针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价值伦理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人们的价值认识提供更为恰当的理论基础,对新的价值伦理问题作出更为科学有效的回答。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学院教授 韩震)

 
[责任编辑:李昭]
 
  相关文档
 ·在大变局中把握发展趋势
 ·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论“不忘初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
 ·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Copyright www.scio.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10669号-8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